中国人最缺安全感 谁之过

一项有关国人安全感的深度调查显示 , 高达96%的网友认为自己没有安全感 。以下四件事,让我们觉得“最没有安全感” 。
食品安全 “从大米里,我们认识了石蜡;从火腿里 , 我们认识了敌敌畏;从咸鸭蛋里,我们认识了苏丹红;从奶粉里,又知道了三聚氰胺……”这则广为流传的顺口溜,透出了人们对目前食品领域最大的担忧 。
婚姻安全“小三现象”已经成为对婚姻安全的重要威胁 。社会对此的宽容度正在增加,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受到考验,吓得很多人在婚姻殿堂前踟蹰不前 。
生存环境 “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,但是起码要能保障生活质量”……房子、车子、爱情,对于多数仍在理想道路上奋斗的人来说,虽然不能说是奢侈品,但至少还有些遥远 。
职业安全“前程无忧”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:67%的职场人经常会产生不安全感,21%的人偶尔会有不安全感,仅有2%的职场人毫无不安全感 。对于老员工而言,“没有发展前景”、“办公室政治”都是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原因;对于职场新人来说 , “难以融入团队”是令他们不安的最大困扰 。
爱存钱、托关系都因缺乏安全感
【中国人最缺安全感 谁之过】无论外表如何光鲜、工作生活如何波澜不惊,我们心底里的不安和惶恐却与日俱增:很多人进了餐馆,总是去找靠里且面向门口的座位,心里才会踏实;晚上入睡前,不再去检查一遍门锁就难以睡着;穿没口袋的衣服时手不知往哪放;防盗门越做越厚 , 防盗网拆了又焊……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锋表示,一些看似微小的生活习惯,其实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。
爱存钱 。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的首席国民经济学家保罗·舒尔特指出:“中国的储蓄率比全球平均储蓄率高出100%还多 。”储蓄率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危机意识 , 内心越觉得不安全,才越爱存钱 。找关系 。没有单位就会心慌,办事找不到熟人就会焦虑 。
在中国这个“关系”社会 , 同学、同事、同乡、同行利用各种关系网捆绑在一起,恰恰说明我们内心没有安全感 。乱插队 。不愿意排队一向被归结为“素质”问题,其实也是内心不安的表现 。排在后面,人们害怕买不到票,坐不上车、得不到服务 , 由于担心自己的利益没有保证,内心焦虑,才会争抢有利位置 。窥探隐私 。喜欢听八卦、传谣言,乐此不疲打探和讨论别人的婚恋、收入、职位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心里不踏实,所以会转移注意力去探别人的“底细”,以得到变相的安慰 。
不知足、太孤独让人不安
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认为 , 缺乏安全感,说到底 , 是因为无法预知和掌控会发生什么,所以会有“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”的想法 。现代人缺乏安全感,主要有5个原因:
生活成本高 。飙升的房价、物价等,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。好不容易买了房子车子,有了暂时稳定的收入 , 可贷款带来的经济压力 , 同样会引起强烈的不安全感 。
竞争激烈 。现代人随时都努力超越别人,恐惧被人超越,在只能胜利的职?。?没有人会有十足的安全感 。所以我们努力的获得各种成就 , 但是成就越大就越害怕哪一天失败了,是否既得的一切也将不复存在 。
内心孤独 。先进的社交生活手段,人口的频繁移动,让现代人有了更大的社交圈子,同时每段关系的深度和长度却大大降低,靠谱的朋友越来越少 。
不知足、爱比较 。20年前 , 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求可能还仅限吃饱穿暖,可现在 , 有了小房子,眼馋别人的大房子;有了工作 , 想换更好的……什么都是“别人的好” , 导致心里总是七上八下 。
缺乏信念 。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 , 一些人除了赚钱,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 。缺乏信念与理想,使内心难以找到平衡 , 变得越来越彷徨、迷茫、不安全 。
找不到归属感 。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在异地工作生活,没有固定的居所又没有亲人在旁 , 一旦生活中出现波澜和挫折,很容易感到孤独,引发不安全感 。
如何加强安全感
少点欲望 。我们可以从简化生活开始,削减不必要的开支,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 。让自己不去关注名利等需求 , 而是充分享受内心的安全体验 。
灵活处世 。如果总是用固定的方式来应对世界 , 当面对陌生的环境、新的生活变化时,很容易无所适从 , 进而被打垮 。因此,积累更多的心理经验和应对模式,可减少恐惧感 。
多交朋友 。好的人际关系能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与满足,也能在困难的时候帮到我们 。最好的保险不是存款而是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好朋友 。同时,研究表明,助人行为可以显着的改善焦虑情绪 。
别太挑剔 。不可否认,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让我们担心的事情,但是如果过于渲染这种担心,就会成为心理负担,束缚手脚 。对于生活,最好不要过分挑剔 。
找些“帮手” 。女性和老人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。英国心理学家建议 , 这类人可以随身带个手提包,给自己一份踏实感 。

    推荐阅读